河南郑州:好好的大理石瓷砖,为什么要贴在河道边?
“河南省郑州市花34亿元给22公里河道贴瓷砖?”这是近日在网络上引起公众关注和讨论的一则传言。
日前,一社交账号贴图并发文称,金水河河堤干挂天然大理石工程,总投资34.03亿元,长度为22.3公里。
随后,郑州市城乡建设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确实就金水河河道综合整治发布过招标公告,但“花34亿给河道贴瓷砖”是误传。
这个回应引发了公众更多的讨论,其中不乏猜测质疑的声音。
事情的真实情况是什么?当地并无公开回应,但这事儿可以先从金水河说起。
金水河是郑州市的一条重要河流。长期以来,水质污染、河道垃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居民。从1994年开始,郑州市在前20年历届政府对河道治理的基础上,投资一亿多元,对金水河进行疏通,加固河堤,并在河道两岸分段种植绿化,把沿岸建成集园林、绿化、人文、游乐为一体的开放式、高品位的滨河带状公园,并取名“金水玉带”。
那么,当地为何选择对金水河进行综合整治?
据报道,在2021年,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后,金水河沿线河道塌方(陷)174处,部分铁桥、桥墩锈迹严重。
记者查阅公开信息发现,2021年11月,郑州市正式启动金水河综合整治工程。当时,郑州市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这是河南省灾后恢复重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。
在郑州市城乡建设局2021年12月发布的招标公告中,记者了解到,金水河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33.54亿元(不含征迁),其中工程建安费25.47亿元。在整个过程中,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金水河综合整治工程提供贷款。
工程的内容,主要包括水安全保障及配套工程、沿河路综合整治提升工程、桥梁恢复提升工程、水质保障与生态恢复工程、园林景观工程及智慧管理工程。
所以说,网络上,简单将34亿元等同于给河道贴瓷砖,着实是以偏概全、言过其实。
但面对此事,不少人疑惑的是,贴瓷砖是否真的能够改善金水河的环境和形象?
按照官方公开信息,金水河综合整治工程致力于恢复金水河河道功能,保障行洪安全,修复河道生态,改善河道滨水空间和服务设施,提升城区河道应急管理能力。对于这一点,相信绝大多数人是表示理解的,尤其是对经历“7·20”特大暴雨的当地群众而言更是如此。
然而,当地并未详细介绍整治工程具体项目的规模和内容,也未涉及瓷砖的使用范围。既然如此,资金是否使用合理和透明也成为问题。
根据网络上当地群众提供的照片,瓷砖的确贴在人行道墙壁,并非是在河道内,并认为这是借鉴了国内外多地整改经验后确定的。
那么,贴瓷砖究竟好不好看?又真正起到了什么作用?
好不好看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。但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城镇人口持续增加,使得城市公共绿地愈加稀缺。城镇建设更多需要的是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,让城市融入大自然,让居民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。这也是各地见缝插绿建设“口袋公园”的原因。
此外,当新一轮洪水来临时,河堤挂上大理石砖对防洪是否有用?干挂的大理石砖如果掉落堆积,抗洪的设备关键时刻是否会成为制造洪水的麻烦?若不能,那岂不是又成了“面子工程”,钱也打了水漂?面对这些疑问,当地完全可以主动回应或通过媒体报道答疑释惑。
近年来,在众多生态恢复工程或园林景观工程中,我们也走过不少弯路。有的城市为了单纯追求景观“洋化”而盲目引种外来的“名木花草”,导致“水土不服”、劳民伤财。有的城市投资3亿元实施生态治理工程,却出现在河底“抹水泥”这样令人大跌眼镜的操作。有的城市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,严重损毁了一批大树老树,破坏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。
生态系统的修复可以说是一个“私人定制”的过程,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做专门的研究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,亟须从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角出发。
一言以蔽之,如何实现以自然的方式恢复自然,让公众亲近大自然?这是很多城市都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最重要的是,无论是什么民生项目,公众关注投资的合理性和效益无可厚非。毕竟,在有限的财力和资源下,政府的确需要权衡,哪些资金必须花,哪些资金可以投到对解决民生和社会发展更重要的领域。